近日,醫院骨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——一位左手長著“孿生拇指”的小寶寶。無錫虹橋醫院骨科醫生司鳳平為小患者實施了左手拇指多指切除術,手術做得很精致也很順利,等傷口愈合后,小寶寶的手就和正常人一樣了,而且功能不受影響。
手術前
小寶寶入院時才11個月,媽媽說他剛出生的時候就發現左手拇指比正常人多了一個小指頭,他們想等到孩子大點再治療。檢查發現,寶寶左手拇指指間關節橈側可見多出一指,呈蟹鉗樣,關節間隙清晰,有獨立的指甲但不能自主活動。
據了解,手術切除是小兒多指畸形唯一的治療方法,矯正時機選擇非常重要??紤]到孩子1-3歲逐漸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,手指“畸形”會對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,手術應稍早進行,但半歲內由于兒童內臟器官發育尚早,麻醉耐受性較差。因此,一般11個月之后到3歲之間為最佳矯正時機。
手術后
司鳳平醫生說,多指手術的成功不只是手術后傷口外形美觀,還要確?;紓饶粗赣辛己玫陌l育及功能。辦理住院后,司鳳平醫生反復研究了患兒多指外形及骨關節X線片,根據拇指的外形、功能結合檢查結果制定了相應的手術方案,包括設計手術切口、預留皮瓣界線以及多指切除后殘端修補的用皮范圍、關節囊的修補方向等細節。在手術過程中,司鳳平醫生細心地切除了患兒的多指,修復了正常拇指功能,傷口作了細致的縫合,手術順利完成,術后患側拇指可以自主的活動,手指血運良好,無不良反應出現。等到傷口愈合寶寶的手會和其他正常孩子的手一樣漂亮。
多指畸形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的選擇尤為重要,因為嬰幼兒器官及組織處于發育階段,在防止損傷骨骺,不影響骨骼發育的前提下,確保手指外觀及功能均獲得較滿意的改善,術后恰當的功能訓練則有利于手功能的建立,促進患兒手指肌肉、肌腱等軟組織及骨骼發育塑形,更好地改善患指功能和外觀。
司鳳平醫生提醒家長,多指切除手術不僅僅是恢復手的正常外形、達到美容效果,同時還需重建手部功能,但如果手術時機、手術方式等選擇不恰當,則有繼發畸形的風險。他建議多指患兒達到治療年齡后盡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多指俗稱“六指”,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,多見于拇指,少見于小指,外觀可以是單純的小肉贅,也可以是發育接近于正常,具有指甲、關節、骨質、神經、血管以及肌腱的手指。多指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小兒產生影響,影響以后的學習、生活,嚴重者會影響到功能活動,所以應盡早到正規醫院診療,醫院會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癥狀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提前手術干預,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減少因為多指畸形產生的心理陰影,這樣會極大的幫助孩子成長,減少來自外界的各種精神壓力。